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“智造”企業,南京創源動力科技公司把疫情防疫作為企業修煉內功的試金石,在防控同時爭分奪秒推進各項創新研發工作。截至目前,該企業已有2條生產線全面開工。
“體溫正常,可以進車間……”每天清晨,位于高淳經濟開發區的南京創源動力科技公司生產車間外,工作人員手持體溫測量儀,仔細地給每一位車間工人測量體溫;廠區內,清潔人員用消毒水噴灑主要過道口。在這里,記者看到一派忙碌的景象。科研、檢測、生產,各項工作有條不紊。
創源動力主要從事充電動力電池包、整車控制器、充電樁等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發、生產和銷售,其產品廣泛應用于純電動商用車、乘用車、物流車和混合動力汽車等新能源汽車領域,并與國內外多家主要新能源整車企業建立了長期戰略合作關系。目前,該公司正按照年初制定的2020年總體生產及營銷計劃穩步推進研發與生產工作。
特殊時期,如何實現企業高效運轉?創源動力第一時間對疫情進行預判調整,“抗擊疫情,企業必須要創新復工、高效復工。”南京創源動力科技公司總經理江民一錘定音。2月8日,創源動力緊急成立“系統優化工作組”,以實現線上線下雙向推進產品中控制類系統的優化和升級,同時加快產品的研發布局。因為疫情導致的“被動”空閑時間,被江民定義成企業的“練內功”時間。
“針對售后暴露出來的痛點問題,我們利用疫情做了統一的梳理和逐一的解決。”江民說,系統優化工作組主要以問題為導向,人員涉及軟件工程部、核心零部件供應商、軟硬件實驗室、整車調試部等共有70多人,“過去力氣都放在推進生產上,企業很難有機會‘回頭看’。”江民說,放在平時企業無暇對這么多員工進行統一調度,而產品系統的優化往往又需要各部門的人力配合和大量反復的驗證。目前,該工作組對12套控制系統進行優化。
如何解決“水冷系統”啟動后電池能耗高是新能源電池研發的一大難點,系統優化工作組成員針對耗電啟動大量的實驗,一邊由程序員遠程操控,一邊由調試車間進行多輪仿真測試。最終,優化組對電池系統的控制和產品結構上做出改進,使電池能耗下降了40%。而這個數字意味著電池的性能、效率都有了飛速的提升。
“我相信這將是公司創新發展、加速升級的關鍵一年。”江民說,疫情對企業的效益影響是暫時的,并沒有打亂整個公司的發展節奏,從長遠來看,這次及時有效的“造血”,是企業各項研發創新工作邁上新水平的契機,疫情過去后新的機遇也會滾滾而來。